采風團走進成都大氣重點實驗室對話成都生態環境局領導 為成都環保獻言獻策
11月25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長江流域沿線12家媒體、12家中央駐川媒體及成都主流媒體走進成都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
在成都市大氣重點實驗室,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工作人員就近年來霧霾的成因及重污染天氣應對、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大氣污染物的危害等科普知識進行了講解,并演示了重點實驗室面向社會服務的先進監測、分析、測試等設備。
隨后,采風團記者與工作人員開展了廣泛交流,了解當前的環境現狀,和作為環保工作者所肩負的使命。采風團記者紛紛表示,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家園,是生態環境新聞工作者的天職,誓要為國家的綠水青山貢獻力量。
針對12月份成都的空氣質量問題,記者在采訪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負責人譚欽文時,她表示,總體來看,成都的大氣環境質量變化比較大,和氣象條件的惡化有一定的關系??諝赓|量要持續改善,從根本上是和減排量有關系的。所以要控制減排量,減少污染物的持續速度。
“在12月的中下旬,成都將會有持續空氣污染的可能。”對于下一步的發展,譚欽文說,實驗室要服務于生態環境的技術支撐。在未來,實驗室要更加突出生態,要發展成為標準化和對標國際的實驗室,把實驗成果轉化為服務于管理政策的成果。
據悉,大氣科研重點實驗室依托成都市環科院而建立,以促進成都市空氣質量改善為目標,以滿足大氣環境管理需求為向導,持續開展成都市大氣污染成因研究、多污染物來源解析、大氣環境政策評估以及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等工作。實驗室不僅具備了在線監測部分,還包括外場實驗和移動觀測,覆蓋了大氣物理、大氣化學、大氣光學、數值模擬等多個領域。
當天下午,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生態環境新聞宣傳媒體座談會。來自中央、省、市主流新聞媒體的代表齊聚一堂,就進一步做好全市的生態環境宣傳工作建言獻策。成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勤懷出席座談會并講話。
座談會上,市生態環境局宣傳處負責人熊中茂對成都市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工作情況做了全面介紹。來自長江流域沿線12家媒體、12家中央駐川媒體及成都主流媒體代表結合自身媒體平臺傳播優勢,圍繞如何做好成都市生態環境新聞宣傳工作、生態環境信息深度解讀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作為媒體,我們向公眾宣傳的時候,建議可以采用短視頻、漫畫、微電影等趣味化表達方式,讓受眾可接受的的程度更高,用不同的媒介闡述不同的觀點。”來自重慶青年報的記者發言說。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這個活動了,形式確實是越做越有新意,不僅看了基層的點位,同時也深入學習和了解成都生態環境治理成果。此次活動來參加的記者不僅有成都媒體,還有長江流域其他省市媒體,標志著新聞宣傳工作格局正在往大都市圈走,往更大的經濟圈走。”來自四川日報記者發言道。
中國日報、人民網四川頻道、新華網四川頻道、四川經濟日報、重慶上游新聞、德陽日報等媒體記者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大家一致表示,生態環境保護是新聞宣傳報道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希望通過建立完善溝通機制,深入挖掘生態環保領域的特色亮點和先進典型事例,讓更多的人了解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
在聆聽完媒體記者們的發言后,孫勤懷向大家長期以來對成都市生態環境新聞宣傳工作的支持和幫助表達了感謝。
他表示,當前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工作的機遇前所未有。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確立了“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差異化發展藍圖,為從根本上優化調整了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用地結構,在源頭減少了排放總量,拓展了生態空間;接續實施的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650”“626”“620”工程和低碳城市建設“636”工程,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這些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創新與突破,為生態環境保護新聞宣傳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量鮮活的事例、先進的人物以及生動的素材,需要新聞媒體戰線上的記者同志們加以運用,發出成都生態環保的“最強音”。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一直堅持從統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大局出發,積極主動與新聞媒體記者對接配合,恪守輿論宣傳先行,全面提高生態環境新聞宣傳水平,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強輿論保障。”孫勤懷說,希望在座各位進一步強化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宣傳力度,多出精品、出好文。借著省外媒體記者也在場,也希望大家多到成都來走一走、看一看,多宣傳成都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孫勤懷表示,做好下一步生態環境新聞宣傳工作,希望新聞媒體記者朋友們落實生態文明思想,譜好宣傳“前奏曲”,把新聞宣傳工作作為落實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作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前沿陣地,有什么政治上拿不準、把不牢的疑問多溝通,用更多的宣傳作品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發展;統籌協調好“三大關系”,彈撥宣傳“和弦樂”,統籌協調好正面宣傳和輿論監督、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日常宣傳和重點宣傳的關系,平時以正面宣傳為主,也積極歡迎正確的輿論監督,多發掘探索有亮點、有特色的報道,多參與我們生態環境局的一些社會宣傳活動,以及我們的新聞通氣會,發揮各自媒體的優勢和特長,開展一些日常動態新聞宣傳,用柔性理念滲透宣傳;傾力講好成都生態環保故事,發出宣傳“最強音”,明確要大力宣傳成都建好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積極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廣泛宣傳堅決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路線圖”、“計劃書”和“成績單”,積極宣傳推進“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決勝收官“十三五”,全面謀劃“十四五”工作的現實行動和實際成效,以更加強勁有力的環保新聞宣傳工作手段,更加扎實有效的環保新聞宣傳社會效應,為生態環境保護事業鼓與呼。
據了解,此次“公園城市·生態成都”媒體采風區縣行活動為期五天,26日采風團一行將走進雙流區和溫江區,感受當地的自然風光,了解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創作并刊發一批高質量的環保作品,喚起更多人士參與環保行動,提高環保意識,為改善成都生態環境質量貢獻力量。
?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