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id="ihytw"></s>
      <span id="ihytw"><u id="ihytw"></u></span>
    1. <span id="ihytw"></span>
        1. 人生的轉折點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18-05-30 09:20:41

          1977年10月,我作為知識青年,在內蒙古下鄉已第二個年頭了。那段時間,關于恢復“高考”的消息在青年點里傳得很厲害。對這事兒,我心里很復雜。真恢復“高考”,公平公開,千軍萬馬走獨木橋,自己處在其中,絕對的競爭力又如何呢?在我等之前,有讀過高中的“老三屆”二百多萬,還有讀過初中的“小三屆”一千二百萬。而我們呢?讀的只是沈陽廠屬學校的九年。

          與我的晦暗剛好相反,青年點里我的一個發小聽到這則“小道消息”卻顯得極為亢奮。他認為如若是真,那可是天大的好事,是天賜良機。與我等同齡同學歷,他怎么就自信呢?我想,應該是他的基因在躁動:爸爸畢業于復旦大學,通三門外語;爺爺也曾留學哥倫比亞大學。那天他告訴我,在伙房看到一本《代數》;另外,他發現最近大家的來信明顯增多,一包包的郵件也越來越厚;他小舅也從上海給他寄來一包復習資料……

          “高考”“統考”的傳言往我們這里“碾壓”過來。但大隊支書對這事只字未提?!案呖肌睂⒃趺纯?,什么時候考,報考條件怎樣,錄取標準如何,等等,都沒人能系統解釋。就在極不踏實心無歸處的時候,我倆都想到了《人民日報》,想通過報紙弄透這些信息。

          到公社有二十多里地,我們有時坐毛驢車去,有時干脆跑去。趕在公社臨下班的時候去那里的辦公室翻閱《人民日報》成了我倆的常態。公社里的人講,那里的報紙更應該叫“抱紙”。因為地域偏遠,郵遞員隔幾天才能來一趟,幾天的報紙積壓到這兒,基本就一抱一抱的了。我們要從一堆堆的報紙中翻閱我們想要的信息,但既沒有明確的標題,也沒有具體的日期,找起來不亞于沙里淘金。

          而且每每在路上我總是在心里祈禱,希望報紙不要被別人取走。最終,勞拙還是贏得了上天的眷顧。好像是霜降后的第二天吧,在“一抱”《人民日報》里,先是他找到一則消息《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頭版頭條;還有社論《搞好大學招生是全國人民的希望》,也在頭版,時間是1977年10月21日。隨后,在22日、23日的頭版,我也翻到了《教育部負責人答記者問》和署名文章《文化考試很有必要》……說老實話,過去總有個錯覺,《人民日報》是咱們的,但不是咱們能看的;而那一天,這個錯覺被實實在在地糾正了。

          終于看到了想看的,他要我陪他一起高考。后來,我倆幸運地考上了。不過不是當年,而是來年的1978年。他考取的是大學,我考取的是工學院。一晃快四十年了,現在他做研究員,我是高級工程師。如果此生如此一定要“感謝”的話,我愿意提到《人民日報》和他。因為在特定的節點,《人民日報》讓我認定了方向,他給了我自信。

          (作者為遼寧沈陽某熱電企業高級工程師)

          色欲国产精品一区成人精品,91oorn在线,91男操女视频在线观看,XKG069.蛇蝎人妻.少妇被邻居威胁的秘密.星女优-白婷婷